拨号13770695599

你的位置:首页 > 技术文章 > 5个经典实验:带你玩转差示扫描量热仪

技术文章

5个经典实验:带你玩转差示扫描量热仪

技术文章
  以下是5个经典实验,带你玩转差示扫描量热仪(DSC),涵盖材料科学、食品分析、药物研发等领域:
 
  1. 聚合物熔融与结晶行为分析
 
  实验目的:测定聚合物的熔融温度、结晶度及结晶动力学参数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取5-10mg聚合物样品(如聚乙烯、聚丙烯)置于铝坩埚中。
 
  在氮气气氛下,以10℃/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熔融温度以上(如200℃)。
 
  保持恒温5分钟以消除热历史,随后以相同速率降温至室温。
 
  再次升温至熔融温度以上,记录DSC曲线。
 
  结果分析:
 
  熔融峰温度对应聚合物的熔点,结晶峰温度反映结晶能力。
 
  通过峰面积计算结晶度(如聚乙烯结晶度可达80%以上)。
 
  不同降温速率下的结晶峰形变化可研究结晶动力学(如Avrami方程分析)。
 
  2. 药物多晶型鉴别与热稳定性评估
 
  实验目的:区分药物的不同晶型并评估其热稳定性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取药物样品(如硫磺、氯霉素)置于密封坩埚中。
 
  在氮气气氛下,以5℃/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300℃。
 
  记录DSC曲线,观察吸热或放热峰。
 
  结果分析:
 
  不同晶型在DSC曲线上表现为不同位置的熔融峰(如硫磺的α晶型熔点为112℃,β晶型为119℃)。
 
  放热峰可能对应药物分解或晶型转变(如氯霉素在150℃附近可能发生分解)。
 
  3. 食品油脂氧化诱导期测定
 
  实验目的:评估油脂的抗氧化性能及储存稳定性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取5-10mg油脂样品(如大豆油、橄榄油)置于铝坩埚中。
 
  在氧气气氛下,先以20℃/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0℃,恒温5分钟。
 
  切换为氧气气氛,继续恒温并记录DSC曲线,直至出现氧化放热峰。
 
  结果分析:
 
  氧化诱导期(OIT)为从氧气切换点到氧化放热峰起始点的时间(如优质大豆油的OIT可达50分钟以上)。
 
  OIT越长,油脂抗氧化性能越强,储存稳定性越高。
 
  4. 蛋白质变性温度测定
 
  实验目的:研究蛋白质的热稳定性及变性条件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取蛋白质样品(如牛血清白蛋白)溶于缓冲液,取10-20μL溶液置于铝坩埚中。
 
  在氮气气氛下,以5℃/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20℃。
 
  记录DSC曲线,观察变性吸热峰。
 
  结果分析:
 
  变性峰温度对应蛋白质的变性温度(如牛血清白蛋白的变性温度约为65℃)。
 
  峰面积反映变性焓变,可用于评估蛋白质结构的稳定性。
 
  5. 锂电池材料热分解动力学研究
 
  实验目的:分析锂电池材料的热稳定性及分解机制。
 
  操作步骤:
 
  取锂电池材料(如LiCoO₂、石墨)置于高压坩埚中。
 
  在氩气气氛下,以5℃/min的升温速率加热至1000℃。
 
  记录DSC曲线,观察分解放热峰。
 
  结果分析:
 
  分解放热峰温度对应材料的热分解温度(如LiCoO₂在200℃附近可能发生氧气释放)。
 
  通过Kissinger法或Ozawa法计算分解活化能,评估材料的热安全性(如石墨的分解活化能可达200kJ/mol以上)。
  • 上一篇:没有了

联系我们

地址:南京市栖霞区胜利村38号 传真:025-85308666 Email:sangli@sangli.com.cn
24小时在线客服,为您服务!

版权所有 © 2025 南京桑力电子设备厂 备案号:苏ICP备05024984号-2 技术支持:化工仪器网 管理登陆 GoogleSitemap
关键词:CTP磁天平,小电容测量仪,阴阳极极化测定仪,双液系沸点测定仪,dsj电渗实验装置等产品

在线咨询
QQ客服
QQ:1078783081
电话咨询
025-85308999
关注微信